第137章 在高高的长山里面挖呀挖呀挖~(2 / 2)

刚问出口,他就觉得自己有点犯傻。</p>

交趾国密林众多,而且汉军正是身处于山林之中。</p>

和他们以前在琼州城里挖地道不同,什么木材、竹料,直接就地取材。</p>

“看来你也知道了。”</p>

“这长山之中,树林遍布,既有高大的树木和竹子,做建材,也有低矮的灌木和藤蔓,做掩护。”</p>

陈伏甲压低了声音,一幅高深莫测的模样,道:</p>

“不过,可不仅如此啊!”</p>

“你在集市之中,和南越土著们兑换银钱,他们可没少拿着木材、竹片之类的东西,来兑换吧?”</p>

化成雨先是一愣,随后感叹连连。</p>

没错,皇帝下令和南越土著们互市,价格压得很低,几乎没什么盈利。</p>

而收购的,却不仅仅是鹿皮、樟脑、草药,这些对汉军有用,或是转手倒卖,又有利可图的东西。</p>

就连随处可见的木头,都折价收取了不少。</p>

甚至可以说,这些可以轻松获取的物件,是这些天来,贸易最多的。</p>

毕竟哪怕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鹿皮、草药,也能去砍点木头。</p>

当时化成雨还以为,皇帝是为了博取交趾土著们的好感,无所不用其极。</p>

在那些不明就里,被巴木旦裹挟而走的南越土著们,抵抗汉军时,他甚至还因此骂了好几句白眼狼。</p>

而实际上,皇帝从在和南越土著们互市的时候,就已经在算计人了??</p>

这哪是只有汉军在挖地道啊!</p>

就连数万南越土著,都参与了进来!</p>

甚至称得上一句“长山全民工程”!</p>

“不过通过和南越土著们的互市,建材来源,算不上稳定。”</p>

“更主要的,还是陛下提出来的分工合作。”</p>

“精确分配每个将士的任务,有人负责挖土,有人负责把土提升上来,有人则负责把土运走倒掉。”</p>

“每曲、每营,各承包一段。”</p>

“对于较浅的隧道,挖掘方式为两头掘进,即每隔百尺左右,挖一个十尺的竖井。”</p>

“然后从竖井内,两头同时向中间开挖,直至汇合。”</p>

“如此一来,便更为轻松。”</p>

化成雨又是忍不住,问了声:</p>

“如此大规模行动,难道不会被发现吗?”</p>

“若是地道在挖掘时,就被发现,可就无用了啊!”</p>

难道是靠着侥幸,才成功挖好的?</p>

陈伏甲笑道:</p>

“这也赖以市集之功。”</p>

“市集可不仅仅是在博取南越土著们的好感,让他们帮助我们筹集建材,补足所缺。”</p>

“同时,也是在以物廉价美的货物,吸引南越土著们的注意力,让他们把心思,放在买卖上面。”</p>

“从而让在山林里挖掘的将士们,更为隐蔽,更不容易被发现。”</p>

“咱们这些地道,都是从与市集相逆的方向,开始挖的。”</p>

“就连一些挖掘地道的必须用具,也能以运输货物为由,从日南郡运来。”</p>

“大宗的物资运输,也因为市集的大量供货,而不会引起交趾细作的警惕。”</p>

陈伏甲又是傲然的道了句:</p>

“区区长山密林,在陛</p>

话里话外,他都没离开皇帝,但这言语表情,倒像是在炫耀自己。</p>

在他看来,不管他提出开设市集,与南越土著互市时,是什么想法。</p>

反正市集不仅博得了南越土著们的好感,也在挖地道之中,贡献颇多!</p>

那他就是有功的!</p>

化成雨倒是没被陈伏甲忽悠,知道功劳在谁。</p>

不必多说,这无比精密的挖地道方式,肯定和南越土话、南越文化一样,是陛下在民间深入学习的。</p>

一直默默在旁边的李景绩,则长长呼出了一口气。</p>

他知道挖地道的事情,也一直有参与其中。</p>

但没想到其中有这么多弯弯绕绕。</p>

从他读过的书中,挖地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。</p>

《墨子·备穴》就有言,如果敌军开凿地道攻城,守军也应径直迎敌,针对敌穴方向开凿地道,以穴攻穴,把敌军消灭在地下。</p>

为了及时了解敌穴情况,每个井穴口派狗执勤,以“审之穴之所在,凿穴以迎之”!</p>

几百年前,与昭烈皇帝亦敌亦友的曹侯,根据史书记载,也是穴攻高手。</p>

著名的亳州古道,就曾是曹侯出于军事需要,专门修筑的地下军事战道。</p>

最初用于运送士兵,后用在了攻城、撤退、联络、伏击,等各个方面。</p>

然而万万没想到,当今天子,竟然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地道作战。</p>

将小小的穴攻之法,深入钻研到了这种层次!</p>

这是书里没有的。</p>

因而陈伏甲在解说的时候,李景绩就在心里记着。</p>

一字一句,都记在心底,慢慢学习,渐渐进步。</p>

见化成雨看得投入,李景绩也是侧耳聆听,陈伏甲又在图纸上指指点点:</p>

“看见这个没,这个是地道的通气管道,用竹子制成。”</p>

“看似倾斜,像是画歪了,实际上是陛下刻意而为,因为要倾斜安装,防止雨水灌入。”</p>

“这通气管道的朝向,也有所讲究,陛下专门看了天象测算,以便让温暖的风,吹入阴湿的地道。”</p>

“这隐蔽则是最关键点,要将露出地表的部分藏好,防止被敌军顺藤摸瓜。”</p>

“有些地道的通风管,索性直接设置在竹林里,根本发现不了。”</p>

“还有这些出口。”</p>

陈伏甲又在图纸各处比划着:</p>

“地道的入口都得尽可能地小,提高隐蔽性。”</p>

“最小的入口,只有一尺长,一尺米,一次只能容纳一名身材瘦小的士卒进入。”</p>

“瘦小的士卒??”</p>

化成雨听着,浑身一震。</p>

这次兵发九真郡,来到长山的士卒们,大多身材精瘦,没有什么大个子。</p>

之前看着,好像没觉得有什么。</p>

还以为皇帝是怕日南郡后方不稳,特意将那些魁梧的、看着就比较猛的士卒,留下来威慑日南郡中的豪族。</p>

他还记得,当时陈伏甲甚至还劝谏过皇帝,不要分兵,要全军压上,以势破敌。</p>

现在细细一想,这踏马完全就是为了钻地道方便啊!</p>

陈伏甲见化成雨完全拿捏不住正常的表情,嘴巴都快惊掉了,更是面带笑意,继续道:</p>

“不过陛下也有设置了长宽均超过三尺的入口,方便出入,以及一些物资运送。”</p>

“物资运送?”</p>

化成雨怔了怔:“陛下是打算借着地道,长期作战?”</p>

陈伏甲点头:</p>

“之前是这么计划的,无法快速拿下交趾土著,就得有长期作战的准备。”</p>

“不过现在陛下一口气,就打下了山顶,甚至以雷霆之威,完全将南越土著们震破了胆,应该不需要长期作战了。”</p>

“接下来,只要对付张议平手中的大军,就足够了。”</p>

化成雨和李景绩,同时问道:</p>

“这又要如何对付呢?”</p>

这才是他们最不能理解的地方。</p>

地道挖的好是好。</p>

可费尽心思,挖了这么一个地道,到底有啥用啊?</p>

就为了让将士们躲起来?</p>

这只能防御,进攻不了。</p>

可他们要取下交趾国全境,尽快回琼州啊!</p>

陈伏甲道这才慢慢解释道:</p>

“深入山林,固然是在南越土著们的底盘上作战,但这已经挖掘好地道的地下,却是咱们的地盘。”</p>

“还记得昨日下午一战吗?”</p>

“我军在暴雨之中,被南越土著们纠缠,腹背受敌。”</p>

“看似是一场大溃败,两万多兵马最后只剩下五千人。”</p>

“实际上大多借着暴雨与天色阴暗的掩护,摸入了地道之中。”</p>

“而后由陛下亲自率领剩下的兵马,解决掉南越土著们。”</p>

“只要彻底解决了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南越土著们,只凭借张议平手中的大军,更加难以发现地道。”</p>

“若是他们深入长山,便只能任由潜藏在地道中的我军将士宰割。”</p>

汉军将士是失踪了,但不是大败一场溃散逃逸,而是偷摸着,躲了起来。</p>

这就是刘恪的完整计划,他从来没有败过。</p>

地道一挖,直接强行将别人的主场,牛成了自己的主场。</p>

就相当于,长山的地下,成了一个连环立体的地下作战阵地。</p>

根本不用考虑地面上的密林,会影响到汉军的作战。</p>

南越土著们在山林里游击,好啊,是牛逼,那我们直接在地底下游击,根本没有山林。</p>

“这之中,最关键的,就是陛下是否能拿下,巴木旦率领的南越土著们。”</p>

“若是不成,也能展开另一个作战计划。”</p>

“不过那时,将士们就得做好,在地道里长期作战的准备。”</p>

“可如今大势已成,我军彻底占据长山地利。”</p>

“而张议平也必然更加焦急,迫切想将我军堵死在长山之中。”</p>

“甚至更进一步,强行攻打山顶上,被陛下当做驻地的长山圣地。”</p>

“这时候,一切都按照陛下的计划进行。”</p>

“张议平必然不会有多少顾虑,或是存着按兵不动、以退为进的想法,必然发起猛烈攻势。”</p>

陈伏甲指了指李景绩,又指了指地道之中的汉军将士们:</p>

“毕竟在张议平眼中,将士已然四散溃逃,陛下手中的兵力,仅有几千,只是借着雷霆之势,勉强占据了山顶。”</p>

“现在你来了,说明一切顺利,南越土著们覆灭,正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。”</p>

“后续的作战,也要尽快展开。”</p>

陈伏甲昂首看了眼黑漆漆的地道天顶,仿佛能透过地面,看见无数阵亡的交趾将士:</p>

“交趾国的末路,到了。”</p>
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