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彧经过短暂的震惊后,悄然移步至郭嘉身旁,低声道:“你如何知道通过杂交能使水稻增产。”</p>
很显然,他仍然记得马均之言,这个想法是出自郭嘉。可他们在书院中学的都是兵法战策,民生政治。</p>
严格说起来,这个时代的水稻的种植属于奇淫技巧,很少有读书人会去钻研,更别说只喜欢读兵书的郭嘉。</p>
“有的人生而知之,天纵奇才。”郭嘉一脸傲然,将逼格拉满的同时,却又解释了这件事。</p>
荀彧闻言不禁感叹:“奉孝啊,你总说我是全才,可我与你相比,实在是相差甚远。”</p>
郭嘉心道:那是因为我有先知先觉的优势。</p>
嘴上却道:“文若言过了,我只是提出想法,真正完成这项计划的是马均这个伟大的科学家。</p>
“何谓科学家?”</p>
“就是专事各类技术的官员。”</p>
“比如马均?”</p>
“正是。”</p>
郭嘉认真道:“不要小觑他们这帮人,如果他们能一直使大汉的科技领先于世界,我们就能稳坐这世界第一的宝座。”</p>
荀彧疑惑道:“奉孝似乎一直坚信海外仍有他国?”</p>
“老仙把土豆带回来,不就已经证明了一切吗?”郭嘉反问。</p>
“所以你一直大力发展水师,便是为了和这些海外之国……交流?”</p>
荀彧对郭嘉热衷于水军的建设早有耳闻,初时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在为将来攻打荆州,江东做准备。</p>
可是当他们得知这些大船是根据航海所需而改进,想法也就随之改变了。</p>
郭嘉哑然失笑,荀彧岂会不明白他的意思,这“交流”二字属实精妙。果然,读书人耍流氓都是堂堂正正的。</p>
谦谦君子的荀彧,原来也有着开疆拓土的理想。</p>
于是配合着说道:“我们是在为子孙后代拼搏更多,更辽阔的土地。”</p>
两人相视一笑,一旁的简雍忽然觉得背后一寒,仿佛空气在一瞬间下降,又在片刻后恢复。</p>
“你们到底在说什么?”简雍好奇道。</p>
两人说的他都听得懂,但是连在一起就有些令人费解了。</p>
海外之国?</p>
交流?</p>
莫非是如武帝开拓西域般?</p>
郭嘉打趣道:“宪和兄,作为大汉第一外交官,你可愿出使更多的国家?”</p>
简雍这“第一外交官”的名号正是出自郭嘉之口,初时众人还不明其意,后来便逐渐了解了,也认可这个称号。</p>
这人的辩才与临机应变的能力,当得起这个名头。</p>
“宪和兄出的风头已经够多了,给在下一个机会吧。”</p>
却是简雍身后的孙乾开口了,心中有些郁闷。</p>
就因为来投刘备晚了一步,他一直以来只能甘居外交官老二的位置。因为包括刘备在内的所有人,都认可了简雍的能力。</p>
这正是先来后到的区别。</p>
“公佑不必担心,日后自有你的用武之地。”</p>
(本章完)</p>